天和國咨控股集團

資訊中心
集團要訊
行業動態

廈門市發改委重要發布!

時間:2022-06-23 10:36

廈門市發改委重要發布!

廈門日報社 / 廈門日報 2022-06-22 12:04 發表于福建

圖片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廈門市委宣傳部舉行

“牢記使命 奮斗為民”

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圖片

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各區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的工作成效和經驗亮點。



第六場發布會
今天上午舉行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上官軍主持,邀請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孫建輝,市發改委二級巡視員林曉輝,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曉燕出席并發布有關情況。


圖片




孫建輝說,廈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萌發地、實踐地,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工作期間,為廈門創造了十分寶貴的思想財富、精神財富和實踐成果。市發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廈門的重要指示批示、重要講話和賀信精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接續奮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市發改委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強化發改委作為“參謀部、協調部、推進部、戰斗部”的使命擔當,勇立潮頭、勇毅前行,以更高的站位、更實的舉措,全方位推進廈門高質量發展超越,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圖片


具體有這些方面

圖片


一是經濟總量快速增長

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圖片


十年間,廈門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922億元增長至7034億元,經濟總量增長2.4倍,年均增長7.8%,經濟增速穩居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前列,經濟總量在副省級城市中實現爭先進位;常住人口由403萬人增長至528萬人,邁入全國特大城市行列;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530億元,年均增長8.4%;常住人口人均GDP、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到13.45萬元、6.72萬元和2.99萬元,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二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發展動能持續提升



圖片


十年間,市發改委把科技創新引領作為發展主要動力,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持續壯大重點產業鏈(群),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創新發展加快推進。10年來,廈門市躋身首批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增長到2020年的3.08%,位居全省首位,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68個百分點和1.16個百分點。新增48家國家級創新平臺,能源材料、生物制品省創新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加快建設。獲批4家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火炬高新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工作五年4次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工作連續三年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產業競爭優勢彰顯。持續打造千億產業鏈群,目前千億規模產業鏈群達到10條。生物醫藥、新型功能材料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信息技術服務獲批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十年間,規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升到2021年的42.6%。當前我市正在加快構建“4個支柱產業集群+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6個未來產業”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打造發展競爭新優勢。


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加快構建。在全國率先探索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對標世行標準和國際先進經濟體,聚焦企業、群眾在政務服務中反映強烈的痛點堵點,持續推進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2019-2021年連續三年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名列前茅,營商環境全部18個一級指標均獲評“全國標桿”,14個指標進入全國前十。


三是深入實施“跨島發展”戰略

城市承載力顯著增強



圖片


十年間,市發改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升本島、跨島發展”戰略部署,加快推進城市格局拓展、布局優化、功能提升。


城市空間形態不斷完善。加快構建“一島一灣”的城市空間結構。持續提升優化島內城市品質,完成島內近500個老舊小區的提升改造。加快推進島外新城建設,目前集美新城基本成型,馬鑾灣、同安、翔安新城快速崛起,同翔高新城初具規模。島內外一體化加快推進,十年來新增城市建成區面積141.2平方公里。


投資拉動作用持續增強。十年間,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2.2萬億元,年度投資完成額由10年前的1323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724億元,實現年度投資總量翻番。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十年保持較快增長,其中7年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島外成為全市開發建設主戰場,島外固定資產投資額占比提升至2021年的72.4%。


重大基礎設施加快跨島布局。十年間,港口、高鐵、空港等重大基礎設施加快跨島布局,國際航運中心、鐵路干線樞紐節點等輻射能力不斷增強?!皟森h八射”快速路網基本成型,廈門新機場主體工程開工建設,軌道交通形成“中心放射、三向出島”網絡化格局,廈門全面進入地鐵時代。


四是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民生保障水平持續增強



圖片


十年間,市發改委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共同富裕,努力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實施“名校出島”戰略,廈門一中、實驗小學等優質教育資源落戶島外。持續加大基礎教育學位供給,2019-2021年全市新增中小學及幼兒園學位12.7萬個。加快推進廈門二中等一批普通高中建設,改擴建集美、翔安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


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加快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在島外布局川大華西廈門醫院、馬鑾灣醫院、環東海域醫院、翔安醫院等一批大型醫療項目。全市已獲批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醫院在全國城市中數量最多。


強化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十年間,我市“米袋子”“菜籃子”等民生商品市場供應充裕、價格平穩。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持續平穩運行。


五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生態文明水平穩步提升



圖片


十年間,市發改委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讓“清新的藍”“怡人的綠”成為廈門的恒久驕傲。


環境質量持續優化。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持續保持前十,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近岸海域水質良好,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率位居全省前列,獲評“國家生態市”。2021年,飲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國控斷面、主要流域省控斷面、小流域省考斷面實現“四個100%達標”。


設施短板加快補齊。全市大型集中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能力由2012年的每天83萬噸提升到目前的每天190萬噸,出水水質全部由一級B提升到一級A以上標準。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從2012年1000噸/日提升到目前的4350噸/日,率先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56項改革成果落地實施。2019年廈門市生態文明指數全國排名第一?!肮o筜湖綜合治理”等五項改革經驗列入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先進改革成果推廣清單。


下一步

市發改委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示范區

為我市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力量

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圖片




會上

這些市民關注的問題

有答案了


圖片



問1:請問李曉燕副主任,復雜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疫情,對我市經濟發展有什么影響?我市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今年全市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87億元,增長7.5%,比全國、全省分別高2.7和0.8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副省級城市第1、全省第3,經濟運行實現平穩開局。


進入4月份以來,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國際形勢錯綜復雜等因素對我市經濟產生一定影響。生產領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壓力加大,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部分企業生產經營較為困難。消費領域,住宿、餐飲、文旅等行業受疫情沖擊較大,生活性服務業市場需求局部收縮,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趨緩。


圖片


總的看,當前我市經濟運行與全國其他城市一樣面臨一些困難,部分指標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我市經濟韌性強、活力足的大勢沒有變,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條件和優勢沒有變,我們將按照國家、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加快推進經濟平穩回升,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力保市場主體。全面落實國務院穩住經濟一攬子33項措施和省48條配套措施,按照“全面頂格、能出盡出、精準高效”的要求,做好政策出臺、宣傳和兌現工作,確保各項政策應落盡落、市場主體應享盡享。6月1日前我市已出臺16份落實國務院穩住經濟一攬子措施市級配套政策,預計可為企業減負超200億元,其中:緩繳133.5億元,退稅和減收42.5億元,社保等返還11.4億元,財政新增支出15.1億元。省48條配套措施出臺后,我市又再出臺11份市級配套政策,在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加強司法服務市場主體、促進外匯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進一步加碼。


二是穩住工業基本盤。加大企業研發、技改和增資擴產支持力度。穩定產業鏈供應鏈,落實“供應鏈保障白名單”,建立健全龍頭企業本地配套機制,加強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等供給保障。


三是強化投資拉動。實施全生命周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進一步釋放投資潛力。實施項目策劃百日攻堅行動,按照年度建設項目總投資3倍的目標和適度超前原則,加大項目策劃生成力度。提前開工一批重點項目,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多渠道籌集項目建設資金。


四是推動服務業加快復蘇。大力開展各類促消費活動,通過發放消費券、數字人民幣紅包等形式,提升消費熱度。完善本地補貼優惠政策,鼓勵汽車、家電等熱點商品消費。繼續對商貿企業實行增量獎勵措施,支持發展直營聯營等零售新業態。


五是全力穩定外資外貿。強化重點外貿企業跟蹤服務,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加大對小微企業出口信保統保支持力度,著力拓展保稅出口業務。


六是著力兜牢民生底線。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兜牢就業底線,加強高校應屆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兜牢糧食能源安全底線,加強糧油肉菜等重要民生物資和各類能源物資儲備。




請問林曉輝巡視員,我市如何聚焦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以及辦事創業的堵點、痛點和難點,做好營商環境建設?


感謝對我市營商環境建設的關心。我們圍繞市場主體的需求,緊盯先進城市最優做法,以改革創新為抓手,以數字化為突破口,經歷了營商環境1.0階段(參照世行評價標準,全國率先優化提升)、2.0階段(緊盯國家評價體系,爭創國家標桿城市)、3.0階段(精準服務產業需求,打造招商金字招牌)、4.0階段(聚焦包容普惠創新,提升宜居宜業品質)、5.0階段(智慧賦能營商環境,數字驅動迭代升級),全方位打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處處優化營商環境”金字招牌。


圖片


一是問計于企找差距補短板。在全國率先建立營商環境常態化體驗機制,著力尋找全市在政務服務信息化、市場監管效能和惠企政策落實等方面存在的差距,營造“人人都是體驗官”的良好氛圍,多形式隨機開展線上線下“假辦事、真體驗”和“真辦事、真體驗”,發現辦事不方便、不夠人性化等堵點難點及時反饋到相關責任單位核查落實,問題屬實的列入任務清單督促改進。在全國率先建立營商環境監督聯系機制,在全市各行業商協會、代表性企業設立217個營商環境監督聯系點,精準靶向監督政策落實情況,實時收集企業建議意見,為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工作提供決策意見并進行監督,2021年以來共收集373個市場主體反映的問題,推動各項營商環境改革政策精準落地實施。


二是流程再造打破審批“中梗阻”。比如以流程最復雜、辦理時限最長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為例,我市在全國率先實施分類管理,形成“17+4+4”的審批新模式(即17種項目類型分類申報、4個審批階段并聯審批、4條工作主線并行推進),每類項目量身定制審批流程,全流程審批服務時限從308個工作日壓減到70個工作日以內,小型簡易低風險項目壓減到15個工作日以內,首創的“五個一”項目審批管理體系被國務院認可并作為統一標準在全國推廣,“多規合一”“并聯審批和多圖聯審”被國務院列入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


三是智慧政務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比如,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涉企政策“申報難”“兌現難”問題,我市以企業專屬網頁為基礎,將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納入2021年度營商環境提升方案中。2021年7月全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兌現平臺在全省率先建成,首批上線8個單位36項政策,通過企業“大數據”和政策“大數據”比對分析,利用部門共享信息自動篩選出符合條件企業名單,實現“兌現政策足不出戶、材料準備系統代勞、扶持資金自動兌付”,從企業“上門找政策”變為政府直接“上門送政策”,無需企業主動提出申請和提供申請材料,極大減輕企業負擔,大大加快了資金到賬速度。截止目前,累計上線81項政策,惠及1275家企業,兌現3.1億元。



請問李曉燕副主任,市發改委如何以項目為抓手,擴大有效投資,推進城市功能跨島提升?


十年來,市發改委全面貫徹“跨島發展”戰略,秉持抓項目就是謀未來的理念,以謀項目、快審批、促開工、快建設、早竣工為抓手,全生命周期高標準推動島外項目加快滾動建設。島外城市建成區面積、島外固投占全市比重均超過七成,島外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超過六成,島內外一體化進程取得積極成效。


圖片


一、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夯實跨島發展基礎


以全生命周期加強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為抓手,推進島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和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布局聯通。構筑“四橋兩隧”進出島通道,基本形成“兩環八射”的快速路網以及“中心放射、三向出島”的軌道交通網絡化格局,加快推動翔安新機場,進一步強化島外交通節點。一大批供水保障、慢行系統、海綿城市、綜合管廊、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在島外重要節點布局建設,綜合承載能力和城市運行質量大幅提升。


二、民生項目先行,加快島外人口聚集


優先推動教育、醫療、文體等項目落地島外,以完善的民生配套設施吸引人口聚集。推動外國語集美校區、雙十翔安校區等優質教育資源,華西醫院、環東海域醫院等醫療衛生公建,以及閩南戲曲藝術中心、新體育中心等文體惠民項目跨島延伸。


三、優質產業項目落地島外新城,產城融合愈加深入


按照產城融合理念,加快完善集美新城、馬鑾灣新城、同安新城、翔安新城等島外新城產業園區功能,拓展同翔高新城片區范圍。引導優質產業項目加快布局,天馬廈門第六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廈門新能安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一期)、中創新航等一批超百億投資的重大項目落地島外,島外建成工業用地面積占全市九成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占全市七成以上,為島外新城人口聚集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四、建立重大片區集中建設機制,大力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


以重大片區集中攻堅為抓手,加快推動島外新城項目滾動接續建設,全市重大片區建設項目中有近80%布局島外。大力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片區開發建設,進一步拓寬島外新城建設資金來源,全市已啟動的22個PPP項目中有18個位于島外。



請問林曉輝巡視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在教育補短擴容、積極擴增醫療資源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經驗亮點?


感謝對我市教育、醫療事業的關心。十年來,我市教育補短擴容、擴增醫療衛生資源取得積極積極成效:


圖片

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


一是教育補短擴容。實施“名校出島”和“騰籠換鳳”戰略,推動一批優質學??鐛u建設實質性分校,建成廈門一中、外國語中學、雙十中學、科技中學、實驗小學等名校分校,加快廈門二中、六中島外校區建設。開展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合作辦學、師資交流等,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縮小城鄉辦學差距。加快島外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學位供給,特別是2019年起實施補短擴容行動以來,2019-2021年全市新增中小學及幼兒園學位12.7萬個,其中島外新增11.8萬個,占比達92.9%。


二是擴增醫療衛生資源。在島外布局馬鑾灣醫院、環東海域醫院、翔安醫院、市婦幼集美院區等一批大型醫療項目,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島外延伸。加快打造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川大華西廈門醫院、復旦兒科廈門醫院、東直門醫院廈門醫院等一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醫院,高位嫁接復旦大學、四川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優質醫療資源,合作共建高水平醫療機構,補齊我市醫療短板,力促醫療技術水平有效提升。加快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基本設備100%雙達標。推動醫改深入開展,廈門特色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向全國推廣。


亮點方面:


近年來,我市立足區域醫療協同發展全局,瞄準先進、聚焦短板,著力引入高質量的醫療資源,推進高水平區域醫療中心建設。2020年以來,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復旦兒科廈門醫院、川大華西廈門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廈門醫院相繼列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試點醫院開業以來醫教研協同發展,有效助推建設區域醫療服務“高地”。2020年10月,復旦中山廈門醫院成為全國首家掛牌的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開業至今,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共引入總院已開展的臨床新技術百余項,填補了57項我市乃至福建省醫療領域的技術空白(福建首例10項,廈門首例47項)。復旦兒科廈門醫院共引入總院已開展的臨床新技術98項,填補30余項區域空白。新生兒醫學中心能開展國內頂尖兒童醫院新生兒科所有技術項目,成為閩西南首家達到國際新生兒救治評價體系的最高等級標準三級C的醫院。醫院連續兩年進入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全國兒童醫院50強”并位居福建兒科類首位。




糧食安全關系千家萬戶,請問孫建輝書記,我市在構建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做好糧食市場保供穩價方面有哪些舉措和成效?


感謝對我市糧食工作的關心。糧食安全事關國運民生,是“國之大者”。市發改委始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等重要論述,堅決扛穩糧食安全保障的政治責任,著力完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扎實做好糧食市場保供穩價工作。近年來,我市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成績位居全省前列,受到省政府通報表揚。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糧油市場保持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價格平穩,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圖片


一、健全機制,強化糧食安全工作組織領導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主要領導掛帥的貫徹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工作機制。市委、市政府定期召開會議研究糧食安全保障工作。市發改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牽頭全市各相關單位抓好糧食安全保障各項工作,形成各司其責、齊抓共管的落實推進工作機制,為確保我市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統籌推進,著力構建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一是著力壯大儲備能力。持續提升糧食儲備規模,市級儲備規模由2012年的17萬噸增加到2022年的39.3萬噸,增長56.7%。同時,加強糧食倉儲設施建設,我市糧食儲備倉容從2012年的32萬噸增加到2022年的46.8萬噸,增長32%。二是著力提升糧源統籌能力。深化與省內外糧食主產區產銷協作,拓展協作區域,提高協作層級,與省內外12個糧食主產區建立起互惠互利的產銷協作關系。去年廈門市政府與龍巖、江西景德鎮兩市政府分別簽訂了《糧食產銷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糧食產銷協作關系上升到市級政府層面,進一步強化了與糧食產區的合作關系。三是著力增強糧食加工保障能力。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支持中糧海嘉(廈門)面業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等項目建設,推動糧食產業提質增效,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價值鏈。四是著力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出臺《廈門市糧食應急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文件,落實應急重點企業獎勵政策,每年安排獎勵資金支持應急體系建設,全市共核定8家糧食應急加工企業和183個糧食應急供應網點。五是著力健全長效機制。修訂和出臺了《關于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的實施方案》《廈門市糧食風險基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規定。今年市政府已將《廈門經濟特區糧食安全保障條例》列為正式立法項目,法規的出臺將進一步提升我市糧食安全保障法制化、規范化水平。


三、堅持人民至上,全力做好糧食市場保供穩價工作


市發改委始終把做好糧食保供穩價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特別是2020年以來,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市場供應保障,加強糧食市場預警預測和研判,統籌調度市場糧源,協調做好加工、配送、銷售等環節銜接工作,確?!白詈笠还铩睍惩?,有效保障了糧油市場供應。在去年9月我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期間,積極組織糧企加速采購糧油,迅速增儲應急成品糧和食用油,暢通配送至封控區的物流通道,及時保障封控區的糧油供應充足,為奪取抗擊疫情勝利提供了有力支持,也驗證了我市糧食供應保障能力。下一步,市發改委將進一步著力夯實糧食供應保障體系,確保我市糧食供應安全可靠,價格持續穩定。


------分隔線----------------------------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_一区无码视频_蜜臀98精品国产免费观看_国产黄色在线免费观看